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教师团队 > 语文组 > 教研活动

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细节变化


时间:2019-10-11    作者:    阅读:


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细节变化
考查形式的变化
1、题干要求变化。论述类文本阅读中选择题的题干表述有变化,2019年第1题要求选择“不正确“的一项,而要求选择“正确”的一项,由2018年的第1期调整到了2019年的第3题上。
2、文本位置变化。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到了文学类文本之前。从文本角度分析,可能是因为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在阅读方法上有相似点。调整以后,考生解答问题时,思路更顺畅,不像过去那样,要不断调整阅读方法。
3、阅读材料变化,论述类文本阅读由2018年的科技类文本转为历史文化类文本,使用的文本阅读材料中减少了图标,而在题目中设置了图标备选项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,兼顾现代(鲁迅)、当代(何士光)与外国(莫泊桑)小说,文言文阅读选择了考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人物贾谊(1卷)、商鞅(2卷)、吴起(3卷)。
考点新变化
1、注重核心素养,2019年全国二卷通过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,把考生对题目的解答与个人的人生经验结合起来(比如全国I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3题,对原文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判断,除了需要对原文有深入理解外,还需要考生的人生经验的参与和对文学史的了解,考查了“思维发展提升”。古代诗歌阅读要求,回答某一写作手法,在诗歌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的具体作用,考察了“文化传承与理解、审美鉴赏与创造”等核心素养。
2、强调关键能力
①强化选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连接:试题重点选择与国家发展、科技进步、日常生活等紧密相连的素材,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,关心国家发展与文化建设,如材料涉及文化遗产保护(Ⅰ)、港珠澳大桥(Ⅱ)、“嫦娥4号”传回的照片(Ⅲ)、中国传统音乐(Ⅰ)中国画(Ⅱ)、世锦赛冠军(Ⅲ)等热点。
②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,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,逐渐摆脱应试“八股”。2019年全国二卷的作文列举了从1919年到2049年中,带“九”的关键节点的具体内容,要求考生写演讲稿、书信、观后感、慰问信等,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察的一个方面,有意避开考生平时的模式化训练。在内容上扣住了热点,在形式上则摆脱了模式。
3、考点有新变化。在“一拖三”题目中,Ⅰ卷和Ⅲ卷基本沿用2018的模式,Ⅱ卷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代替了多年连续考查的正确使用词语(包括熟语)这一考点,第20题三套试题都由2018年的“得体”修改为补写语句,21题三套试卷都由2018年的“仿写”改为“新闻语段压缩”。
试题新亮点
1、题干注重情境设置。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,不管是文化遗产的保护(Ⅰ)、中国桥梁建设成就(Ⅱ)还是青年志愿者(Ⅲ)都在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问题,培养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。
2、将“考”与“学”结合起来,引导学生重视课本阅读。比如Ⅱ卷语言文字应用部分,对标点符号的考查,4个选项的内容,都来自中学六年的教材。
总之,2019年的试题考点分布广,语料新颖,现实性强,命题灵活多变,充分体现了高考“一体四层四翼”的改革精神。
62c92ba585f74ecdbef4c4498a438984
一体——立德树人,服务选拔,导向教学——为什么考?
解读:既是高考评价体系,也是核心目标,回答“培养什么样的人,为谁培养人,怎样培养人”的问题,并通过高考指挥棒反推,指导教学行为和方向的改变。
四层——必备知识、关键能力、学科素养、核心价值——考什么
解读:
第一圈层:“必备知识”,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、通用性知识,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。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,但也至少有60%的基础题。这些题目考查的就是基础性、通用性知识。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,考生们在一轮复习期间,首先就是要把考点涉及的这些基础性、通用性知识掌握好。
第二圈层“关键能力”,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,强调独立思考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、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。
第三圈层“学科素养”,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,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,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。
第四圈层“核心价值”,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、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,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,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“坚持立德树人,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”和“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”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。
四翼——基础性、综合性、应用性、创新性——怎么考?
解读:
基础性——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、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,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、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。
综合性——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、思想方法,多角度观察、思考,发现、分析和解决问题。
应用性——要求学生能够善于观察现象、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,学以致用,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。
创新性——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,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。
 
 
 


版权属于:怀铁一中  设计维护:怀铁一中信息中心
学校联系电话:0745-2788218
湘ICP备05012886号   湘教QS7-201306-001563

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