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材:敬燃灯者:真正的思想并不惧怕黑夜
时间:2021-03-28 作者: 阅读:
敬燃灯者:真正的思想并不惧怕黑夜 千字君
盗火者,从太阳上盗来天火,驱散阴冷和黑暗,带来温暖和光明。
燃灯者,将自己的光投射给众人,并点亮一盏盏的心灯。
史怀哲曾说: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那些燃起火焰的人。我们受其所赐,就应向赐予者表述我们的深谢之情。”
哲学家赵越胜老师为了纪念自己的恩师周辅成先生,曾写下一本书。在书中,他把这位带来思想之火的使者称为“燃灯者”——那些受真理之光启示、并照亮众人的人。
先哲们对自由燃烧着的渴望、对“人之为人”的权利与尊严的捍卫,触动着他,也困惑着我。
他曾言:从未经历过这样一种精神上的冒险,也从未意识到从权利和自由的角度去反观我卑微的生存。更没有想过,这种生存状态是我此前每日都欣然乐在其中的。
▌自由,只会源自真理
人一旦为奴,心便遭桎梏。朗基努斯早就告诉我们“奴隶偶或有其他才能,但奴隶却没有一人能成为演讲家”,因为“辩才的源泉是自由”。不过,我们仍能看到无数词语堆砌着,无数印刷品流布着,无数聒噪震响着,但这些只是语言的躯壳,言说的精魂早已流离失所。
言说不再是心灵交流的工具,不再是思想自由的载体,不再是爱与美的表述,成为了隐蔽的暴力,以致命的蛮横和空洞的说教遮蔽了人的本真生存。这样的语言没有尊严,它靠卖弄耻辱获取快感。
▌卑微,正是他们的伟大
让肉体焕发出精神,这是教化的责任。教化必须启蒙,点亮灯,并让光投射到远处。燃灯者以自己的学识、修为、友谊和献身精神,实践着教人趋向善好的活动。在士林凋敝,斯文扫地的年代,他们的高贵人格便是那盏放在台上的灯,“照亮了一家人”。
因为他们,我们才不至陷入只见人群、不见人物的空虚。因为他们,我们才不至于在黑暗的荒原上载歌载舞。诗人朱赢吟咏道:“你点亮了灯,我才开始恐惧黑暗”。我想接着说,正因为体会到你的恐惧,我们才奋起争取光亮。
▌教育的目的:学会探求善的方法
人的精神生活,要以寻求“善的知识”为目的。同样,教育的目的,也在于使青年人学会探求善的方法。如果我们的心灵蒙昧昏暗,我们的热情虚骄盲目,是很容易被人鼓动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的。
由仇恨浇灌的心田最适合生长致命的毒芹,只有自由与博爱的乳汁才能培养高贵的人格与优雅的心灵。一个好的政治家就是懂得以善为治国理想的人。
▌中国思想繁荣的两大黄金时代
春秋战国,百家争鸣,是我们最有创造力的一段历史。而后,秦始皇焚书坑儒,汉定一尊,中国思想兴衰跟随的是当权者的意志,主流的思想史,始终跟着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思路走,独立的思想就很少见了。到了民国那一代的读书人,比如,胡适、陈寅恪、吴宓,还有辅成先生,他们浸淫于中国古典,又漫游于西方精义,从来就抱着打通两造、消泯畛域的雄心,也就是以求无分东西的普世价值为最高理想。
▌中国文化的希望在哪里?
文化,是一个民族所有为其理想而努力之人的动力。文化是从久远的过去所流来的潮水,人沐浴于文化之中,就是与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流结合。这个生命之流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流,它滥觞于华夏田野。我们几千年来文化之所寄托,都在于乡民的生命上。
▌理性大于人性,就是灾难
辅成先生并非不重视理性,只是见到它的局限,不能不去寻找补救的办法。先生关注道德哲学,认为救社会先要救人心。却见随人类“进步”,人的野蛮性却并未随之消弭。
尤其当先生看到“自古以来,那些直接或间接杀了千千万万无辜人民的人,有的还被称为‘最大圣哲’‘民族救星’,先生心痛。问我,我们在“宇宙”“现代”这两本大书上,读到这种篇章,能不凄然落泪吗? 先生反观士林,却看到:“古往今来,常有人在高台上向群众大声激昂地讲经书、背条文,听起来深刻而玄妙,而我总爱低着头,看看他们的心胸是否也有跳动?不幸,我常常是失望的。有些人的话,每每不是从心坎里发出的,而是从喉管发出”。先生寂寞了。
▌时刻警醒自己
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沦为奴隶,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,但千万不要主动去做奴隶。读书思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:不要沦为奴隶而不自知。 过去我们对这个世界没有好好地爱它,没有让它少受阴影的干扰,我们有负于它。更让人痛心的是,我们竟然也随着阴影活动,做了顺民和帮凶,有时候自己还和他们一起,觉得自己了不起,自鸣得意,真是可怜可悯,又可耻。 我希望终有一股正气,能让人类安静的生活下去。狂风暴雨之后,终将有晴朗的一天,这大概是气象学上的规律,我们过去已经等候很久了,可能还要等候。